在中国比特币的发展图谱里,李笑来的名字始终与 “第一人” 的标签紧密相连。这位前新东方英语教师,在 2011 年偶然接触到比特币时,用几万元人民币买下了首批 5000 枚,从此成为这场数字革命的早期布道者。
2013 年的北京 798 艺术区,李笑来举办的比特币沙龙挤满了好奇的年轻人。当时 1 枚比特币价格刚突破 100 美元,他在台上展示的数字钱包截图里,五位数的持仓量让台下一片哗然。这场沙龙后来被称为 “中国加密启蒙第一站”,许多如今的行业大佬正是在那时第一次听说 “区块链” 这个词。
争议始终伴随着他的步伐。2017 年,李笑来发行的 “EOS 私募” 在三天内募集到 1.85 亿美元,却因未公开白皮书引发质疑。同年比特币价格冲上 2 万美元时,他在博客里写下 “持有即正义”,却被网友翻出早期 “比特币就是一场骗局” 的言论。更具戏剧性的是 2019 年曝光的录音事件,他在私下谈话中称 “比特币是最大的共识骗局”,这番矛盾言论让他一度陷入舆论漩涡。
抛开争议,李笑来的影响力体现在更细微的层面。他翻译的《比特币白皮书》中文版,至今仍是国内流传最广的版本;2013 年开设的比特币专栏,单篇阅读量突破百万,让 “去中心化” 概念首次进入大众视野。有数据显示,2011-2015 年间,国内比特币持有者中,超 60% 承认受过他的文章影响。
如今的李笑来已淡出公众视野,转而投资区块链基础设施。但他留下的讨论仍在持续:当一个人同时扮演早期投资者、布道者和争议人物三重角色时,他究竟是数字浪潮的领航者,还是投机时代的幸运儿?这个答案,或许藏在每一枚流通的比特币背后,藏在那些被改变命运的投资者故事里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